3月25日,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研究部署当前行政执法监督重点工作,开展执法案卷集中评查与业务培训。市司法局副局长宋忠逵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推广应用“全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加快建设全省涉企执法检查“一张网”实施方案》和《济宁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高度关注,决策部署密集程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次会议既是对规范涉企执法工作的动员部署,更是对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执法效能的集中调度,同时也吹响了涉企执法阳光监督的冲锋号。 会议强调,要以更高站位夯实执法根基,织密监管网络体系。要深化执法改革成效,推动镇街精准赋权,强化执法行为规范,各级执法部门要在3月底前依托“鲁执法”平台实行检查事项和检查计划备案。要以更严标准锤炼执法队伍,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落实分类分级分层培训机制,4月底前,各级执法部门要向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年度培训计划,全员轮训率达到100%。要加强案例示范引领,建立常态化正反面案例发布制度,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实现执法人员进退有序的动态管理,切实维护执法权威性。 会议要求,要以更实举措强化执法监督,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广柔性执法机制,逐步形成事前合规指导、事中柔性执法、事后信用修复,经济影响评估贯穿始终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创新监管协同机制,探索打造“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和“无事不扰”白名单,避免多头、重复检查。构建全方位监督格局,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乱查封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的查办力度。要以更新理念推进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执法模式。加快执法数字化转型,推动市县乡三级执法部门依托“鲁执法”平台开展入企检查,确保100%扫码入企、100%线上留痕。推进数字赋能基层执法,实现市县乡三级行政处罚案件网上运行。深化执法效能评估,建立工作通报和预警提醒机制,对异常执法行为实时监测、及时干预,切实将云端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在业务培训环节,市司法局执法监督科业务骨干围绕严格涉企行政检查,详细解读“检查主体界定”“检查频次控制”等难点问题;结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实务,系统讲解证据收集、程序规范、法制审核、裁量基准适用、文书制作等执法案卷制作标准。平台技术专家现场演示“鲁执法”平台执法端、企业端、监督端操作流程,重点解答了数据录入、流程衔接等常见问题。 培训会后接续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第一季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纳入法治督察的市直部门案卷及县区抽查案卷进行集中评查,覆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16个领域157卷案卷。评查实行“一卷一表”问题清单,纳入法治督察整改台账,督促部门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切实发挥案卷评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的重要作用。 此次会议从“数字赋能”到“案卷提质”,是动员令,更是施工图,参会人员一致表示,既有政策高度,又有实操“干货”,为如何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明了路径。下一步,济宁市将持续以执法监督为利剑,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让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让企业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轻装前行。 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法规科科长,综合执法机构法规科科长,各县区司法局(功能区司法行政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科全体人员参加会议。核心任务,四维发力提升执法质效
培训亮点,解读+评查力促执法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