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全市法律援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法律援助工作任务。市司法局副局长宋忠逵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保障民生作用,深化惠民便民措施,服务民生供给增强、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援助质量显著提升、援助品牌效应凸显。全市2个机构、2名个人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20余篇法律援助工作经验被新华社客户端、法治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老年人附义务赠与合同纠纷案》入选全省“法律服务助老护老十佳案例”。
会议强调,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要着重强化案件质量监管,认真落实全国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依据同行评估规则,实行案件办理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深入推动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定期召开案件质量监管会议,以评促改、以会代训,全面提升法援队伍的业务能力。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确保同级预算与转移支付资金足额到位。
会议要求,要深化标准化服务供给,深入推动中心国家级试点建设,完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深度融合12348热线与12345热线,增设特殊群体服务专线,引入AI智能咨询,完善服务事项数据库,线上线下多元化解决问题。要常态化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深入推动“一县区一品牌”“一中心一特色”建设,加强示范引领,释放品牌效能,扩大宣传覆盖面。
会后,近两年被司法部、省厅抽查案卷优良率达100%的三位律师围绕提升刑事、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做了经验分享。各县(市、区)进行了法律援助工作县域创新实践的书面交流。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市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市直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市直法律援助骨干律师在主会场参会。各县(市、区)司法局、济宁高新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太白湖新区政法委、经开区党群工作中心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全体人员、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在分会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