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法治为民实事│以法治思维重塑流程 济宁市充电桩报装点单即办“一站”到家
发布日期:2024-11-22 08:51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随着家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充电桩报装需求与日俱增,但报装充电桩存在的跑腿多、资料多、安装难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为此,济宁市揭榜山东省政务服务领域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以法治化、规范化重塑服务流程,在全省率先推出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改革,创新推出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套餐服务,通过“部门联办、内部流转、数据共享、全程网办”,实现“线上办、零证办、及时办”,变“线下跑”为“掌上办”,居民通过爱山东APP“零材料”、足不出户即可“点单就办”。从2023年上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服务专区,到2024年累计完成充电桩报装4.84万户,同比增长109%,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翻番增长,实现充电桩报装“一件事”点单即办,让居民报装更省心、更方便。

1.压缩报装程序,开辟“绿色通道”

打破原有路径,组织能源、住建、消防、供电等部门对社区进行摸底排查,行政审批、住建、能源、供电、消防等联合出台充电桩报装“绿色通道”政策,对满足《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的小区,动员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或社区居委会与镇街供电所签订《个人充电桩办电“绿色通道”小区办理协议》,实现基础条件好的社区开辟“绿色通道”,实现物业同意安装充电桩的“集中认证”,居民申请充电桩报装时,无须再到物业盖章确认,供电部门接到申报后直接到现场勘查。及时向社会公布社区名单,目前累计签约绿色通道小区1015个,受益群众约41万户。

2.简化线下手续,线上“点单即办”

以往,新能源车主要到供电公司领取申请表,到物业盖章后再提交供电公司申请,最后物业审核后才能安装。从供电公司到物业来回跑四趟,个别物业还会因消防安全、邻里矛盾等原因拒绝盖章。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能源局、市住建局、供电公司等多部门,印发《关于优化居民小区个人充电桩用电报装流程的通知》,从制度层面探索“免证明”“免材料”报装等流程优化工作。创新在山东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开发“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服务专区,和国网系统互联互通,申请人可实现线上“一键申请”。申请时,仅填写姓名、地址、电话和身份证号四项信息,第二个工作日供电公司就可到小区车库装电能表。济宁太白湖新区京杭府小区居民丁哲表示:“整体感觉非常便捷,直接可以线上办理,不用再来回跑。”

3.打破信息壁垒,推行“零证办理”

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改革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审批流程的重塑。居民报装充电桩,尽管不用再跟物业打交道了,但还是需要提供居民身份证、不动产权证、车位证明等多项申请材料。对此,济宁市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住建局、大数据中心、供电公司等合作,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开通数据端口,打通政府服务系统和供电公司办电系统,整合身份证、物业登记证明、不动产权证书等申请材料,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电子证照,实现证照共享,为充电桩报装“一件事”集成服务提供平台技术支撑。业主只需通过手机填写一张表单,无需任何书面材料,即可确认申请,实现了“零证明、零材料”。线上无法直接调取的材料,“容缺”至现场勘查时收资,“上门勘验”时,供电公司到小区进行现场勘察,若符合规范出具受理通知书,确定施工方案、建设企业施工,工程竣工后,供电公司负责装表接电。

4.兼顾新旧小区,科学规划建设

对新建小区,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情况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畴,要求新建居民小区停车位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工、验收,从源头上解决当前既有小区面临的供电容量不足、改造施工困难等问题。对一些次新小区,由于大多未考虑充电桩接入需要,没有预留充电桩位置,成为居民报装的又一难题。供电部门对这些小区充电设施进行有序改造,为充电桩报装提供可能。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对只要小区有一户居民提出充电桩报装需求,就集中建设充电表箱,方便后续充电充电桩的居民,累计实施充电桩配套电网工程48个。

以法治思维推进流程再造的同时,济宁市还在政务服务中心、各级供电公司营业厅设置服务专窗,方便不同群体实现就近办理。新能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改革实现了“零证明”“零材料”办电,获《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2024年以来,济宁新能源汽车充电售电量突破了5200万千瓦时,居全省第三,群众满意度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