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栏 > “社区矫正法”专栏
上好新年“第一课”  树立矫正“新标杆”
发布日期:2023-02-15 15:35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上好新年“第一课”  树立矫正“新标杆”

 

新年伊始,梁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春雷催春雨,润心育人忙。2月6日至15日,对全县14个乡镇的450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以“强训练、强警示、强法规、写体会”专题教育学习活动。该活动是梁山县社区矫正“初心课堂”设置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社区矫正对象持续增强社会责任感,新年新面貌,从开始严起来,动起来,立起来,全年监管教育起好头、迈好步”,不断推动“初心课堂”品牌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梁山社区矫正“管理精细、管教精准、标准兼治、科学规范”工作体系

一、强化训练教育,提高监管意识。实施军事化科目训练,由干警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队列军姿、行进立正、点验报数等各类训练,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听从指挥和自觉接受监管的服从意识彰显社区矫正严肃性和权威性,改善社区矫正对象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为集中教育明纪律、强规范、提效率。

 

二、强化警示教育,强化身份意识。实施场景化科目教育,通过通报辖区近期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情况,违规社区矫正对象现场检讨发言,假释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等措施,让社区矫正对象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强烈认知,形成“自觉与不自觉”鲜明的认识感受和“墙内与墙外”激烈的思想冲击,效提升社矫对象“红线意识”,促使遵守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及要求,珍惜当下机会明确知身份,履责任。

 

三、强化法规教育,提升守法意识。实施法律法规科目教育,从《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开始,让社区矫正对象知道什么是社区矫正、为什么要社区矫正,怎样接受社区矫正。一方面分批次全面教育。主要从分类管理、信息化核查、外出审批、日常走访、教育学习公益活动、会客、考核、表扬、处罚、撤销缓刑等十个方面详细讲解,教育告知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的法律后果,增强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分类别差异化教育。主要针对未成年人等特定人群进行单独集中教育,不仅要教授法律知识,社会公德等基本内容,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树立信心等方面的教育。让社区矫正更加有力度、显温度。

 

四、强化感悟教育,增强改变意识。实施感观体验科目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叩问初心,描绘梦想。结合各类教育活动,开展自我教育,撰写心得体会,不限字数、不唱高调,不强人所难,绝对保密,真实表达情感流露。通过谈心谈话,聊家长、话发展、扬优点,直击心灵深处,提升矫正信心。组织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体会劳动成果的快乐,感受社会点赞的美誉,树立学规定、守法纪、正言行的决心,激发其改造内在动力,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入行。

打好“第一课”的牢固基础,为全年工作树立“新标杆”。梁山县司法局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气势,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围绕“初心课堂”品牌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措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梁山县司法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