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栏 > “社区矫正法”专栏
泗水县认真贯彻《社区矫正法》   社区矫正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日期:2022-06-13 11:17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泗水县认真贯彻《社区矫正法》   社区矫正工作亮点纷呈

 

近年来,泗水县社区矫正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按照市、县司法行政工作部署,不断探索创新、切实履职尽责,社区矫正工作质效得到全面提升。

亮点一:加强基础建设,打造社区矫正场所建设“升级版

一是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经过近年大力投入,全县13个司法所均设有社区矫正宣告室、训诫室、学习室、心理评估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办公设施完备,达到规范化司法所标准,为司法所发挥职能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积极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了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社区)委员会干部、社会志愿者等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积极参与到对社区矫正对象建立矫正小组、入矫(解矫)宣告、走访、调查评估等活动中,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的无缝对接。

      

 

亮点二:做实入矫警示,把好社区矫正对象入矫“第一关”

是充分利用选派警察身份和技能优势,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选派警察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对象入矫谈话警示教育工作中,在入矫谈话时,通过列举我县社区矫正对象被撤销缓刑的具体警示案例,告知矫正对象应当遵守的监管规定,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应受到的处罚等相关规定,彰显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二是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入教警示教育全覆盖。入矫谈话后,要求每名矫正对象观看《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视频。通过观看活动,进一步让矫正对象认清身份、端正态度,珍惜难得的社区矫正机会,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努力把自己改造成知法、守法的公民。

       

 

亮点三:坚持以人为本,为特殊矫正对象提供“上门服务”

近年来,泗水县司法局不断探索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方式兼顾原则性的同时,适时转变工作方法,注重思想教育和关心关注,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给存在实际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尽可能的帮助。针个别行动不便等确有特殊情况社区矫正对象,在入矫报到时,县司法局指派社区矫正科工作人员会同选派警察、司法所工作人员到矫正对象家中办理入矫手续,通过上门服务实现顺利入矫的目的;在日常管理中,多采用济宁“云矫务”定位打卡、线上集中教育学习、增加走访次数等方式进行。今年以来,为6名特殊矫正对象提供“上门服务”通过依法监管和用心帮教,真正促使矫正对象认真接受矫正,真诚悔改

   

亮点四:落实教育帮扶,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周行一善”

一是组织开展周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2022年初,泗水县司法局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县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周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县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以周行一善,以善养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贯彻于社区矫正工作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全过程,目前,主题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县司法局向全县社区矫正对象群发倡导崇德向善内容宣传短信1500余条,加强知善行善氛围营造;结合集中学习,矫正对象上报学习笔记500余篇,夯实知善基础;结合公益活动,大力倡导矫正对象周行一善,矫正对象书写善行日记1800余篇。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矫正”教育模式。疫情期间,依托线上会议平台,组织全体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线上专题学习。同时,利用微信群及时推送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法律宣传等相关内容,要求社区矫正对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疫情防控要求。工作人员通过查看矫正对象心得体会、法律知识答题活动成绩等及时掌握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育重点,有效保证了教育帮扶质量。

   

    

     

亮点五:密切协作配合,构建刑事执行“检司联动”

一是以检察监督促规范监管。“五一”、国庆节、“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县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活动,从人员管控、执法程序、档案文书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严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二是建立检、司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检、司联席会议,将双方各自掌握的社区矫正基本信息及数据每月进行沟通核对,对暂予监外执行重点人员管控进行分析研判,有效促进了检、司双方在各自职责权限内依法依规履职,共同推进办案规范、监管规范和执行规范,为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协作,严格依法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下一步,泗水县司法局将本着正确的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高效发展,为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泗水县司法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