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其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人们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近年来,任城区司法局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引导群众明德守法,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一、依托道德感化,提升法治宣传的感召力
儒家高度重视教化的作用,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任城区司法局积极从儒家教化思想中汲取营养,做好结合文章,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
一是建阵地。在普法工作中,紧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儒家思想,高标准建立普法宣传教育中心,涵盖古代道德典范介绍、论语名句、廉政警示教育等内容,阐述法德合一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在城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着力打造德法兼治教育阵地,将儒家学说和法律法规相结合,在全社会形成“重法厚德、德法并举”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校园。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创建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各乡镇(街道)结合中小学工作实际,组织优秀律师、法律宣讲团成员深入中小学校举办法制报告会,为中小学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让广大青少年懂法、知法、守法,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三是下村居。组成法制宣传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送法下乡”法制宣传活动。定期深入联系的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地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服务,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问题,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树立“和为贵”理念,实现调解效能的最大化
针对农村“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特点,将儒家“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贯穿于调解工作之中,大力加强调解工作,有效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创新调解文化。在全区着力打造和推行以“和为贵”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调解文化,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发生在身边的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法制故事对老百姓开展教育、不断熏陶,使群众自觉接受法律知识、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以及调解知识,将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充实调解力量。结合任城区村居(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以济任司发[2014]68号文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区村居(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人民调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司法所在“两委”换届选举后及时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确保做到换届选举完成一个,调解组织健全一个,各村居(社区)调解工作不因换届而断档,不因换届而耽误。
三是完善调解组织。目前,任城区所辖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已经达到8个。仙营司法所和辖区内的派出所联合成立了“公调中心”,无论从办公设施还是在业务开展上,都做到规范统一,司法所依托派出所的“110接警平台”和“驻派出所的调解工作室”,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强调道德教化,加强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任城区司法局不断创新特殊人群管控措施,将儒家传统文化融入到对特殊人群教育管理工作中,为他们架起再社会化的桥梁。在社区矫正人员之中开展“学儒育新”教育活动。通过向社区矫正人员借阅儒家经典图书、举办儒学知识讲座、传授儒家文化精髓,教育引导社区矫正人员知行合一。出资近3万元购买全市统一学习读本1000册,印制《社区服务手册》2000册,并下发到社区矫正对象手中。要求他们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做一名正己修身有德之人。不断实施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开展促进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双联共促”活动,认真核实系统信息,服刑人员信息核查率、预释放人员发送回执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信息反馈率、刑释人员衔接率均达到100%。
四、注重以案释法,找准法律实施与道德教化的结合
尽管农村地区,经济有所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老年人的养老状态仍不容乐观,赡养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和谐之音。对此,任城区司法局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儒学思想孝道文化,努力做好调解工作。
一是利用道德感化。不履行赡养义务既可以由法律来制约,同时也受到道德的约束。在调解中,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从法律的角度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从道德的角度让当事人明白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义务,让当事人明白不履行赡养义务不但会触犯法律,而且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从内心真正有所触动。
二是丰富调解方法。在工作中认真倾听当事人的倾诉,耐心做当事人的说服和教育工作,合理安排调解时间,着重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细心保证调解内容的完整,真正以诚心对待当事人,用诚心感化当事人。
五、强化道德引领,提升政法干警的道德修养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结合基层工作特点,任城区司法局注重发挥儒家文化道德教育的作用,通过道德引领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一是加强对政法干警的道德教育。在全系统举办法治道德大讲堂,将儒家文化纳入讲堂授课内容,有效提升干警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强化对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整治,“庸懒散”专项治理、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有效改善全局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
三是提振政法干警士气。先后组织开展演讲比赛等丰富多样文化载体活动,提升干警的文化内涵,在干警中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力量。